
電動球閥工作原理
電動球閥工作原理是靠介質將閘板緊緊壓在密封面上來進行密封,所以如果介質壓力較低,很可能密封效果不好;而楔式閘閥,靠電動執行器的推力,將閘板緊緊壓到閥座上,所以密封性能好,但是對執行器的輸出推力就要求比較高,如果推力小了,關閉可能不嚴,而打開的時候也可能比較吃力。 電動閘閥,在某些場合,可以配以調節型電動執行器,實現對流量、壓力的調節控制。電動閘閥里面還有一類適用于污水處理和煤礦泥漿的工況的,就是電動刀閘閥、電動漿液閥,它們的刀型閘板對介質有剪切的作用,可以保證不被污物擋住,順利啟閉。而且,因為閥體比較輕薄,可以做成很大口徑,但是不適合2.5MPa壓力以上的場合。
傳統的電動球閥主要零件為閥體、閥座、閥芯、閥座調整墊片以及閥軸等。操作力主要有螺栓的預緊力和密封副的密封力,采用強制密封的電動球閥原理。
閥體和閥座的連接方式為螺栓固定連接,可調范圍小,通過調整墊片的微量彈性變形以及螺栓的壓緊力來實現閥座和閥芯密封副的強制密封,調整墊片材質為不銹鋼絲夾柔性石墨,介質對閥座的影響力又很小。而且采用螺栓壓緊力來滿足預緊力需要,螺栓擰緊后,壓緊力基本是固定的,當介質壓力增大時,密封比壓增大,預緊力相應增大,原來的壓緊力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滿足預緊力的需求。同時螺栓一直處于最大受力階段,加快螺栓的疲勞破壞,加速螺栓的失效。當口徑和壓力等級達到一定級別時,正向很難實現成功保壓,一般從出口方向施壓,才能保證密封,即反向保壓成功,難以實現雙向密封。當加工有偏差時,僅僅通過調整墊片有時很難奏效,為了保證一次試壓成功,經常需要對閥座零件進行二次上車床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很多。同時原來的整體閥座結構,在閥座鉆孔工序這個環節也有缺陷,經常要密封面朝下,這樣精加工后的密封面多少會磨損,密封面堆焊材料硬度較大,磨損后的微小裂紋大大影響密封性能。